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網評:特朗普何以對歐洲痛下殺手?
來源:大公網 作者:宋魯鄭
特朗普徵收30%的關稅大大出乎歐洲的預料。它不僅高於4月2日宣布的20%,而且歐洲一向自認和美國的談判進展良好,很快就能達成協議。更何況在剛剛結束的北約峰會上,歐洲竭力討好特朗普,滿足了他的所有要求。甚至為了迎合他坐不住的性格,會議非常簡短,雙方一片融洽。所以7月7日,也就是美國首批關稅信函發出時,歐洲知情人士還自信披露,歐盟不會收到美國政府加征關稅的信函。但顯然完全誤判了。
首先,對於特朗普而言,歐洲是美國主要的貿易赤字來源。這樣的國家都是危害美國利益的,必須進行打擊。特朗普雖然多變,但有兩件事是從來不變的:一是貿易赤字,一是移民。就是英國這樣的特殊盟友,而且它和美國存在逆差,也是美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中唯一一個和美國是逆差的國家,也不得不接受不平等的貿易條約。歐洲和美國存在巨額順差,還幻想取得和英國一樣的談判成果,實在是太缺乏現實感了。
其次,特朗普在北約峰會上取得的成功,使得他更加認為這一套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在他看來,軍費開支只是歐洲占美國便宜的一個領域,這個領域解決了,他食髓知味,自然要在貿易赤字問題上繼續高歌猛進,得寸進尺。所以歐洲以為在軍費上的妥協能換來特朗普在貿易領域的讓步完全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第三,正是由於歐洲對特朗普的誤判,導致它在談判中的策略出了問題。此前和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一共有三種模式:英國憑借特殊關係、是美國的逆差國,取得最優條款。越南則是以投降換來可以接受的關稅。中國則是以全力反擊迫使美國妥協。歐洲身為美國的最大逆差國之一,則是既不反擊,也不投降,談判也不願意讓步。在30%關稅宣布之前,美國已經對歐盟鋼鋁產品徵收50%關稅,對汽車領域徵收25%關稅,對幾乎所有其他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但歐洲就是一副“不戰不降不妥協”的姿態。這讓本就沒有耐心的特朗普很快爆發。歐洲的行為雖然從邏輯上講可以理解:歐洲作為世界重要的力量,不能投降;為了不升級衝突也不反擊;為了捍衛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做太大讓步。但現實來看毫無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