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飛行回收任務結束,中隊官兵正在阻攔機操縱區域進行裝備維護。
“啪”,突然一聲微弱的異響傳入耳朵里,可能是阻攔索出了問題。果不其然,官兵們發現塗滿潤滑油的阻攔索上凸起一個綠豆般大小的包,一根細鋼絲發生斷裂,他們趕忙採取應急措施。
每每談及此事,官兵都感慨萬千:部隊練兵備戰常抓不懈,再精良的裝備也可能出現問題,平時“差不多”,戰時就會“差很多”。
作為山東艦接艦部隊骨幹,三級軍士長郝振山全程參與阻攔裝備的安裝,提出多項裝備改進建議,榮立二等功、三等功。
人才是航母事業的“龍骨”,是打贏制勝的根基。作為戰鷹托舉者,必須要把專業學得更扎實、裝備摸得更透徹。著眼未來戰場需要,起降保障中隊打破專業崗位壁壘,採取送學培訓、換崗輪訓、交叉鍛煉等方法,不斷激活人才隊伍的“一池春水”。
守護戰鷹,就是守護萬家燈火
香江之畔,甲板之上,戰鷹的傲人雄姿吸引著往來人群駐足打卡。
突然,一場陣雨不期而至。人群來不及躲避,官兵們暖心地撤去警戒線,招呼市民們躲到艦載戰鬥機機翼之下。“祖國戰機隨時為人民遮風擋雨。”一名登艦參觀者有感而發。
這份守護,不僅綻放在聚光燈下,更銘刻在遠海大洋的驚濤駭浪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