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9日,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水庫開閘洩流。(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七月過半,我國正式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七下八上”期間防汛形勢如何?水利部門將採取哪些應對舉措?水利部16日舉辦新聞發布會,詳解“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有關情況。
水利部信息中心主任付靜介紹,根據預測,“七下八上”期間我國區域性階段性旱澇明顯,北方洪澇偏重,局地極端暴雨洪水頻發重發。黃河中游,海河流域大清河、永定河、北三河,鬆遼流域遼河、渾太河和松花江吉林段等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台風方面,預計有2至3個台風登陸我國,可能有較強台風北上影響北方地區。此外,長江流域中游洞庭湖鄱陽湖水系及中下游幹流沿線、新疆中北部等可能將出現階段性乾旱。”付靜說。
進一步落實水旱災害防禦工作體系,是平穩度汛的重要一環。
“水利部將從責任落實、決策支持、調度指揮三個方面持續發力。”水利部副部長王寶恩介紹,水利部會同相關部門,向社會公布2025年全國防汛抗旱責任人及大江大河、大型及防洪重點中型水庫、主要蓄滯洪區、重點防洪城市等2792名防汛責任人名單,接受社會監督。
在決策支持與調度指揮方面,全國已有23個省份成立了水旱災害防禦中心,水利部每日滾動會商研判,發出“一省一單”靶向預警,直達一線。
“當前,預報精準度有待提升、落實流動人員轉移避險措施仍需加強等問題還需進一步解決。”王寶恩表示,將進一步完善機制,細化措施,持續提升水旱災害風險管控水平。
迎戰“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必須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證統一,在統籌兼顧的基礎上重點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