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發生山洪災害的風險增大。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司長姚文廣表示,要把強化監測預報預警作為防禦山洪災害的工作重點之一,落實臨災預警“叫應”措施,確保預警響應行動閉環。
今年以來,涉河施工人員、野外作業人員因災傷亡情況高發。姚文廣介紹,計劃加強汛期涉河作業管理,落實屬地責任人和企事業單位責任人雙責任制;同時強化危險區動態管理,組織地方對轄區內農家樂、景區、礦場、林場、養殖場、施工工地進行再排查、再檢視,落實分級分類管理措施。
“重要堤防不決口”是汛期重要防禦目標之一。對此,強化堤防工程信息運用至關重要。截至2024年底,全國共有1至5級堤防31.8萬公里,其中1至3級重要堤防7.7萬公里。
“目前,水利部門已組織完成包括重要堤防在內的29.1萬公里堤防在全國堤防運行管理信息系統、全國水利一張圖中空間位置坐標的標繪工作。”水利部運行管理司司長張文潔告訴記者,未來將逐步實現實時動態掌握堤防長度、安全性態等參數,為防汛決策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水庫安全度汛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2025年,水利部門安排包括大、中型水庫在內的2177座水庫除險加固,並對遭遇特大洪水、強烈地震或者出現影響安全異常現象的水庫,迅速組織專門安全鑒定。
細化實化水庫度汛舉措,將為水庫安全度汛提供保障。張文潔表示,主汛期病險水庫原則上一律空庫運行。各級水利部門會組織指導地方加大水庫大壩、溢洪道、放空設施等關鍵部位和閘門、啟閉機等關鍵設備的隱患排查整治力度。
汛期我國局部地區可能發生階段性乾旱,扛牢抗旱保供責任,需要水利部門集中發力。姚文廣說,必須充分發揮灌區抗旱主力軍作用,優化灌溉用水計劃,積極推進農業節水,確保能引盡引、應灌盡灌、精準灌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