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未來城市工作的著力點有哪些?
會議提出“著眼於提高城市對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承載能力”、“繼續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牢牢兜住民生底線”,以城市更新為抓手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未來城市更新工作的重點。
結合會議提出“依靠改革開放增強城市動能,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的表述來看,預計中國將在轉移支付、預算內投資、用地指標、人員編制等方面逐步建立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相掛鈎的機制,以改革為抓手加快釋放新型城鎮化背後蘊含的內需潛力。
6月9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明確基本公共服務與戶籍解綁,與人口變化掛鈎的改革思路,提出“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推動人口集中流入地城市‘一城一策’制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實施辦法”。根據《2024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目前中國農民工總量約3億人,其中年末在城鎮居住的進城農民工達到1.32億人。要推進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意味著人口流入城市在養老、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仍相對不足。如果按照最低的口徑(農民工基本公共服務成本5萬元/人)(人民幣,下同)靜態估算,將1.32億居住在城鎮的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其成本為6萬億至7萬億元左右。要推動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短板亟待補齊。
問題三:城市更新的投資增量在哪?
從會議表態看,除了以城市更新為抓手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之外,未來城市工作的重心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建設創新城市作為此次會議的新提法,也有望未來城市更新的重點工作。會議提出“著力建設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其中既包括產業創新,即“精心培育創新生態,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不斷取得突破”,也包括制度創新,即“依靠改革開放增強城市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