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近日,第二屆“華僑華人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在溫州大學舉辦,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餘名專家學者、華校校長及僑務工作者齊聚浙江溫州,圍繞涉僑研究的多個議題展開探討。本次會議由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溫州大學聯合主辦,溫州大學華僑學院承辦。
與會代表認為,加強華僑華人學學科建設,對因應國家戰略所需、突破學術發展瓶頸、培養僑務事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利於為維護海外利益安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智力支持。
聚焦涉僑議題 推進學科建設
華僑華人研究呈現跨學科邁向獨立學科建設的新趨勢
華文教育需朝著“標準化、正規化、專業化、信息化”方向邁進
華僑華人學是以華僑華人為研究對象、多學科理論和研究方法交叉融合的新興學科。此次研討會圍繞華文教育研究、華僑華人史研究、國際移民研究、華商經濟與僑務工作研究、僑鄉文化與國際傳播研究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華文教育是海外華僑華人的“留根工程”。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任啟亮強調,華文教育需朝著“四化”即“標準化、正規化、專業化、信息化”方向邁進。針對當前海外華文學校面臨的辦學條件參差不齊、師資力量不足等挑戰,他呼籲世界各地的華文學校和華文教育工作者共同推動“四化”建設,以管理創新與資源整合賦能華文教育高質量發展。
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李爔恒指出,近年來,華僑華人研究領域成果湧現,呈現跨學科邁向獨立學科建設的新趨勢。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聚焦全球華人基礎研究、政策研究與前瞻性研究,同時成立海外利益保護研究中心、國際移民研究中心等平台,推動研究體系向政策、戰略層面拓展。他強調,本次研討會增設高技術移民制度、海外華文職業教育等前瞻性議題,凸顯華僑華人學的開創性與包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