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近日,上海市虹口區紀委監委組織“虹小清”宣講團為年輕紀檢監察幹部講解“抓鐵有痕鑄黨魂——中國共產黨早期紀律建設史料展”。(圖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導,6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進自我革命,必須固本培元、增強黨性。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通過學習黨史加強黨性修養,是每名共產黨員壯骨補鈣的現實需要。
紀檢監察史是黨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紀檢監察機關作為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始終傳承“因黨而生”的基因,銘記“為黨而戰”的責任,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為黨和國家事業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守政治機關定位,為服務保障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推進“兩個革命”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學習好掌握好紀檢監察史,是每一名紀檢監察幹部的必修課。
因黨而生,學習感悟輝煌歷程,矢志不渝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江城武漢,紅色濃烈。在武昌都府堤,有一座臨街兩層門樓,這里是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召開的中共五大,選舉產生了黨的歷史上第一個中央紀律檢查監督機構——中央監察委員會。中央監察委員會成立的初衷就是“鞏固黨的一致及權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監察幹部要始終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忠誠於紀檢監察事業。紀檢監察機關因黨而生,對黨絕對忠誠是與生俱來的政治基因。近百年來,從武漢到瑞金,從延安到北京,中央紀檢監察機關辦公場所的變遷承載著紀檢監察工作的發展軌跡,展現出紀檢監察事業櫛風沐雨、曲折前行的歷史進程。
“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10名成員中8人犧牲,無一人叛黨,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和對黨的紀律的忠誠……”近年來,湖北省武漢市紀委監委深入挖掘首屆中央監委10名成員的革命人生和英雄事跡,多角度宣傳闡釋,打造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通過搭建特色教育陣地,聯合武漢革命博物館推出“信仰鑄忠魂——中國共產黨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成員專題展”等,引導紀檢監察幹部學習先烈事跡、傳承紅色基因,也讓更多觀眾瞭解這段紅色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