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披露,OpenAI近期與微軟關係緊張,可能影響其商業前景。微軟自2019年起向OpenAI投入大量資金,換取優先使用OpenAI技術的權利,但雙方如今在聊天機器人、企業級AI工具等一系列產品上展開激烈競爭。OpenAI希望削弱微軟對其AI產品和計算資源的控制,並尋求轉型為營利性公司,但相關談判非常艱難。OpenAI必須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轉型,否則可能失去200億美元融資。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高管最近在討論一個“核選項”,即指控微軟在合作期間存在反競爭行為,讓聯邦監管機構介入。
AI走上戰場 缺乏監管惹憂
在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中,AI技術已投入實戰,讓各國軍方意識到新技術對戰場的重要影響,也令國際社會擔憂缺乏相應監管帶來的風險。本月1日,烏克蘭對俄羅斯境內多地的軍用機場發動大規模無人機襲擊,這次代號為“蛛網”的行動摧毀俄方多架戰略轟炸機。美媒指出,烏克蘭展示了一種混合式無人機作戰手段,其中AI在飛行穩定性和瞄准方面發揮輔助作用,尤其是在對高價值飛機的脆弱部件進行精確打擊方面。
以色列軍隊使用“福音”、“火力工廠”和“薰衣草”等多種AI工具鎖定打擊目標、計算彈藥裝載量,輔助針對加沙地帶的空襲,但無法保證AI計算結果的準確性。2024年4月,4名聯合國人權專家譴責以色列在戰場使用AI,導致平民傷亡慘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