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據央視新聞報導,AI技術既能幫醫生識別骨折病灶,又可助力疾病早期篩查,如今更承擔著智能分診患者的重任。然而,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布的《醫療人工智能未來藍圖》白皮書顯示:在AI應用這場全球競賽中,醫療保健行業卻落後於大多數領域。
世界經濟論壇網站在近日的報導中指出,全球仍有45億人難以獲得基礎醫療服務,AI技術其實可以成為縮小這一醫療鴻溝的關鍵力量。這份報告特別強調,醫療AI化絕非簡單引入智能工具,而是要對傳統醫療模式進行革命性重構。當前,醫療AI市場正以破竹之勢生長,其規模今年預計突破27億美元,到2034年更將攀升至170億美元。在這場變革中,AI正在四大核心領域重塑著現代醫療的格局。
提前預警千餘種疾病
阿斯利康公司最新研發的AI預測系統AI-MILTON,正在改寫疾病早期診斷規則。這款創新工具基於英國生物銀行50萬份醫療記錄進行訓練,在患者尚未出現明顯症狀時,就能精準預測阿爾茨海默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腎病等1000多種疾病的潛在風險,且能提前數年發現疾病征兆。
AI-MILTON能通過分析全科醫生收集的常規生化血液檢測指標和標誌物,如血液和尿液常規檢查結果、血壓監測等數據,在早期及時發現潛在的疾病風險,並將其與多年後的診斷結果聯繫起來。結果顯示,AI-MILTON系統在預測121種疾病方面表現卓越,對其他1091種疾病的預測能力也非常強,甚至超過一般的初級保健醫生水平。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學研究所康拉德·瓦格斯蒂爾等人開發的另一套AI系統,能檢測出放射科醫生會錯過的64%的癲癇腦損傷。該AI工具利用全球1100多名成年人和兒童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掃描數據進行訓練,能比醫生更快發現病灶,還能發現人眼難以辨別的微小病灶。
此外,來自加拿大蒙克頓大學工程學院等機構的研究團隊在近期出版的《科學報告》雜誌發表了一項突破性成果。他們創新性地融合兩種深度學習模型,開發出一套AI系統,能夠通過分析患者的MRI影像,以98.30%的超高準確率識別腦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