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加坡的圖靈腦愈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帶來了最新研發的人工智能腦機接口設備。“我們已經在阿聯酋、馬來西亞等國開展了技術合作。‘一帶一路’為科技創新合作打開了大門,相信企業能夠在更廣闊的舞台上實現共贏。”公司創始人張亮說。
寧德時代則展示了中國科技企業在綠色轉型中的創新實踐。董事長曾毓群表示,寧德時代在電池領域的持續投入,已推動全球1800萬輛汽車實現新能源化,未來將在清潔能源方面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展開合作。
“互鑒之橋”聯通廣闊天地
“獨行快,眾行遠。”古巴科技和環境部部長阿曼多·羅德裡格斯·巴蒂斯塔在開幕式發言中引用這句諺語,詮釋了全球科技合作的時代內涵。他表示,本屆大會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平台,“我們希望在此學習各國自主創新發展的寶貴經驗,共同建立科技創新共同體”。
馬來西亞科技與創新部部長鄭立慷則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推動了互聯互通,更已演化為驅動人工智能、綠色技術、量子計算等領域合作的全球性平台。鄭立慷表示,馬來西亞將繼續深化跨境科學協作與人才培養,共同建設面向未來的創新生態系統。
圍繞科技減貧議題,大會同期舉辦“科技減貧的目標與實踐”論壇,分享中國經驗、共謀創新路徑。“貧困沒有國界,合作方為良藥。”緬甸科技部部長苗登覺呼籲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共享機制建設,推動數字農業、種子資源、綠色技術在發展中國家間流動。
論壇上,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聯合瀾湄五國啟動“瀾湄糧倉國際科學計劃”,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瀾湄六國將聚焦糧食安全科技共性關鍵技術,聯合開展農業生物技術合作研究,共同實施品種技術轉移轉化和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