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國家海洋和漁業研究所副所長蘇珊·加拉巴維認為,全球南方國家雖然坐擁豐富海洋資源,但缺乏技術、知識和方法論來識別這些資源和評估其經濟價值。她認為中國目前正在推進的COAST工具包不僅能幫助更好地瞭解海洋環境,也有助於全球各方共享數據和技術,真正實現國際協作。
“COAST工具包是一個非常出色的項目。”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秘書長萊蒂西亞·卡瓦略說,如果更深入到“海底”這個層面來看,中國在推動環保和強有力監管方面的努力令人驚嘆。目前,國際海底管理局正在就深海采礦規則展開談判。在中方推動下,各國代表團舉行了大量非正式磋商。
“所以我想對中國說聲感謝,感謝其推動深海采礦的相關法規朝著更加環保、安全的方向發展。”她說。
中國在海洋發展治理方面一直積極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遵守國際海洋規則,比如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協定》、接受世界貿易組織《漁業補貼協定》等,捍衛人類共同繼承財產。
國際科學理事會海洋專家組聯合主席彼得·豪根認為,海洋事務最重要的應對方式是多邊主義。海洋不只屬於海洋沿岸國家,而是屬於全人類。
“我看到中國積極支持多邊主義。我認為中國有意願繼續秉持知識共享、探索優先的理念。事實上,我看到中國確實在開展許多這類行動。例如,在‘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2021-2030)框架中,中國牽頭了一些項目,並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