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華僑華人共繪中國中亞人文交流畫卷
http://www.crntt.hk   2025-06-09 18:56:24
 

  “導游資源短缺也是一大難題。”胡峰說,“我們正努力從當地優秀漢語人才中培養‘深度講解型’導游,不僅要會說中文,還要懂絲路歷史及中國與中亞國家的文化關聯。”

  在行程設計上,胡峰堅持“先體驗再推廣”。他親自走過每條線路,確保體驗感。“比如塔吉克斯坦的帕米爾高原線路,既要兼顧自然風光,也要融入波斯文化元素;烏茲別克斯坦的歷史名城游,則要串聯起文明交流的歷史脈絡。”他說。

  旅遊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中國遊客對中亞的絲路遺跡充滿興趣,而中亞民眾也通過遊客瞭解中國。”胡峰提到,烏中互免簽證後,已有不少當地商人、遊客通過新疆進入中國,“在日前舉辦的新疆國際旅行商大會上,我們與中國同行探討‘中亞—新疆聯程游’,比如從喀什到撒馬爾罕,串聯絲路沿線遺產,讓各國遊客都能感受文化交融之美。”

  文化交流需要相互尊重。每次帶團,胡峰都會提醒遊客“尊重當地文化習俗”。“旅遊不是單方面的‘打卡’,而是像‘做客’一樣,帶著禮貌與理解,才能真正促進民心相通。”他說,“期待更多中國遊客能深度感受中亞文化魅力,也讓中亞人民看見一個文明開放的中國。”

  “這和我們的庫姆孜琴弦一樣,都是用生命在舞蹈”

  在福建泉州的一場非遺文化體驗活動上,吉爾吉斯斯坦女孩別尕依姆小心翼翼地接過提線木偶的絲線。在當地木偶戲傳承人的指導下,她嘗試操控“小沙彌”完成“舉鉢化緣”的動作。“這和我們的庫姆孜琴弦一樣,都是用生命在舞蹈!”第一次接觸木偶戲的別尕依姆興奮地說。

  這一幕,令吉爾吉斯斯坦中亞福建總商會理事長黃小榕久久難忘。“我曾組織中亞國家青少年到福建省參加研學活動,學生們對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他說,一位吉爾吉斯斯坦營員曾說,真正的文化交流不是展示橱窗里的展品,而是讓不同的生命故事在碰撞中綻放新的光芒。“這種發自內心的感悟,正是兩國人民越走越近、越走越親的真實寫照”。

  在吉爾吉斯斯坦生活工作多年,黃小榕活躍在中吉各領域交流合作中。“隨著兩國合作深入發展,當地民眾對中國的認知發生明顯轉變,中國不再是‘遙遠的東方大國’,而是‘可觸摸的發展夥伴’。”他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