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學生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的魯班工坊內學習。(圖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職業教育是中哈人文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馬木爾吾勒·塔拉哈特說,“中哈兩國企業對雙語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學校在堅持辦好中文教育的同時,增設物流、電商等多個特色專業。同時,我們與中國多所職業院校及高等院校建立合作關係,開展聯合培養。哈薩克斯坦學生在我校學習中文後,可選擇到中國繼續學習專業技能,之後再到中國企業實習,鍛煉實踐能力。”
在跨境而建的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隨處可見中哈兩國的客商和遊客,這里已經成為中哈兩國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近日,國際哈中語言學院創業孵化基地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揭牌。“該基地將打造集技能培訓、創業孵化、就業對接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促進中亞本土化人才培養與中資企業海外人才需求的對接。”馬木爾吾勒·塔拉哈特說。
自建校至今,國際哈中語言學院已累計培養上萬名人才。許多學生進入當地中資企業或哈方企業及機構駐中國代表處工作。“我為我的學生們自豪,他們是中哈合作不斷向前的重要動力源。”馬木爾吾勒·塔拉哈特說。
“期待更多中國遊客能深度感受中亞文化魅力,也讓中亞人民看見一個文明開放的中國”
春夏之際,中亞大地一片生機盎然。這段時間,烏茲別克斯坦絲路文化旅行社總經理胡峰格外忙碌。正值中亞旅遊旺季,他和同事們接待了不少來自中國的旅遊團。“隨著中國與中亞國家各領域合作深入發展,中國人對中亞近鄰的瞭解越來越多。中亞國家成為備受中國遊客青睞的‘小眾’旅遊目的地。”他說
最近,又有好消息傳來。5月29日,中國—中亞國際人文旅遊專列(西安—阿拉木圖段)從陝西西安首發開行;6月1日,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互免簽證協定正式生效。“目前,中國許多城市都開通了可直飛中亞國家的航班。交通便捷,免簽政策落地,將帶動中亞旅遊熱繼續升溫。”胡峰說。
目前,胡峰主要在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開展旅遊業務。他觀察到,“很多中國企業借著共建‘一帶一路’契機來中亞尋找合作機會,帶動了中亞的商務旅遊。普通遊客則懷揣好奇心理,希望到中亞‘探秘’。在景點選擇上,中國遊客對絲路文化遺產興趣濃厚。”
基礎設施相對落後,是困擾中亞國家旅遊業發展的一大瓶頸。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中方積極參與中亞各國基礎設施建設,幫助改善當地交通狀況、旅遊服務能力。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的國際會展中心、酒店和商業街等旅遊與商業綜合體項目,助力提升撒馬爾罕的遊客接待能力和旅遊市場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