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在瑤光火箭觀禮平台拍攝火箭升空。中旅(海南)航天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供圖 |
中評社北京6月3日電/據央視新聞報導,近年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載人航天、深空探測、“人造太陽”等科技成果捷報頻傳,進一步激發了全社會對科技創新的關注。進行一場新奇、有趣的科技旅遊,成為越來越多群眾的選擇。如何化科技“流量”為文旅“增量”,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各地不斷探索優化硬件、完善服務。
海南文昌——
“追火箭”有了觀禮平台
海南首個航天觀禮綜合平台—瑤光火箭觀禮平台5月20日在海南文昌正式投入運營,當天便迎來了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的發射。
這一觀禮平台距離文昌航天發射場僅6公里左右。平台上,四年級小學生延鈺菲和來自各地的約800名遊客在頂層共同觀看火箭發射。
“5,4,3,2,1”——火箭的火焰照亮夜幕,平台的光束射向天際……19時50分,火箭發射升空,遊客們舉著手機記錄,現場歡呼聲陣陣。“很興奮、很震撼,感覺一伸手就能‘抓’到火箭。”延鈺菲說。
火箭發射前,觀禮主持人對文昌航天發射場的選址等背景知識作了介紹:“在文昌發射同樣的衛星,不僅比其他發射場能多載重150公斤,還能節省燃料,讓衛星多運行2—3年,加上臨近海洋,火箭可通過海上運輸到達港口……”講解在耳邊,發射場在眼前,讓遊客們念念不忘。
不只觀看火箭發射。這場從下午開始的“航天嘉年華”還設置了“時空膠囊計劃”“元宇宙星空音樂會”等項目。
“我們注重不斷擴大科普的範圍和人群。”中旅(海南)航天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大志介紹,公司會向周邊村莊提供贈票,讓村民免費觀看、同享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