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0月4日,遊客在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觀看沉浸式科技空間秀《愛雅宋》。(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內人潮湧動。
沉浸式科技空間秀《愛雅宋》,將實景構建與虛擬現實技術巧妙結合,以“琴”“棋”“書”“畫”“天問”五重場景,創新表達宋代美學;《飛越清明上河圖》球幕影院裡,借助數字技術打造5D視效,遊客仿佛“步入畫卷”、穿越千年,一覽昔日東京汴梁城的繁華盛景……
科技賦能下,沉浸式體驗不僅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也讓文旅消費市場呈現“人財兩旺”的熱鬧景象:今年“五一”假期,清明上河園景區共接待遊客量55.78萬人次,總收入7508.88萬元,較2024年同期分別增長44.28%和47.55%。
從科技感十足的文旅場景,到滿足“個性化定制”的文化產品服務,再到不斷升溫的線上演播等文化業態……隨著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深入應用,更多元、更智能、更便捷的文化消費新體驗、新模式持續湧現,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潛力,也增強了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創新場景豐富消費體驗
走進主題展廳,戴上VR眼鏡,逼真的視覺效果打破虛實邊界,觀眾仿佛從實體空間走入無垠的數字宇宙,或深潛海底、遨游太空,亦或組隊雪山探秘、穿梭恐龍世界……
5月1日,北京798超維視界VR院線面向公眾開放。通過“實景錨點+虛擬敘事”技術,首批推出的8部VR影片包含國風懸疑、科幻冒險等多個主題,以兼具沉浸感、交互性、美學價值的多維體驗,打造線下文化消費新場景,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打卡。
“近年來,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賦予文化消費更豐富的形式和更廣闊的空間。”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講師王夏雨認為,過去,文化消費往往受到地域、交通等限制,而數字技術打破了這種局限,使文化消費成為更廣範圍的共同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