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客在海南省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國際航站樓內的免稅店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攝(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6月2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今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記者近期深入瓊州大地走訪感受到,《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實施五年來,各項政策不斷生效升級,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隨著封關主要政策文件制定和監管設施軟硬件建設基本完成,封關準備工作已就緒。海南自貿港正以“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的生動實踐,努力打造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政策紅利加速釋放
開放型經濟提質增效
前不久,海南象元實業有限公司加工生產的一批特種橡膠順利通關放行,享受關稅減免21萬餘元,這是海南自貿港首票橡膠加工增值業務。公司副總裁劉李淵說:“政策降低了經營成本,讓我們在市場競爭中更有底氣。”
自2020年6月全面實施以來,海南自貿港建設蹄疾步穩、成型起勢,現代產業加快升級,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目前,以“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動”為主要特徵的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基本建立。
作為自貿港核心政策,系列稅收政策效應顯著。據海口海關統計,截至目前,原輔料、自用生產設備和交通工具及游艇等“零關稅”清單進口貨值226.9億元,減免稅款43.2億元。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權限下放海南,累計開展加工增值內銷企業46家,免關稅內銷貨值87.95億元,減免關稅6.89億元。
發揮開放政策優勢,海南積極打造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總部基地和境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總部基地。在2025海南自由貿易港全球產業招商大會上,阿布扎比投資集團、華潤集團等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與海南簽約。“海南的政策、資源和營商環境極具吸引力。”阿布扎比投資集團首席執行官扎耶德說。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海南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年均增速都超過25%;累計吸引外資174億美元,超過此前30年總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