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需要政府、社會、企事業單位和家庭共同努力。(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5月13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有一首流傳很廣的歌叫《世上衹有媽媽好》,歌頌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而在現實中,母親生育孩子之後,會遇到很多困難,其中一個就是遇到母職懲罰(motherhood penalty)。母職懲罰是指,女性在生育孩子之後,會在職場上遭遇到工作機會受阻礙、收入減少等困境。
從收入方面來說,母職懲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勞動參與率(或就業率)下降。研究發現,在控制個人人力資本特徵、所在省份和家庭特徵等變量後,在妻子一方,與生育之前相比,生育一個孩子後,其就業幾率下降約6.6%;繼續生育二孩,其就業幾率再次下降9.3%(與一孩狀態相比)。二是有報酬工作時間減少。數據顯示,女性在生育一孩後的0至3年內,每月工作時間和生育前相比減少了22.2個小時。三是工資率下降。研究發現,每生育一個子女,女性的年工資收入下降17%,小時工資下降17.4%。
近年來,中國生育率不斷走低,2023年總和生育率衹有1.01,不到更替水平的一半。要提高生育率,就需要大力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緩解母職懲罰問題。而生育友好型企業,也是生育友好型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體來說,生育友好型企業需要在以下多個方面做出努力:
落實國家產假政策: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產假、陪產假、育兒假等假期制度,並確保員工休假期間工資待遇不低於法定標準。在員工休產假前,企業應協助員工做好工作交接,確保工作的連續性。可以安排其他員工暫代其工作,或者對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分配。企業應確保員工在產假結束後能夠順利返回工作崗位,不得因員工休產假而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靈活辦公 縮短工時
提倡靈活辦公模式:對於有條件的企業,可實行彈性辦公和在家辦公,允許員工靈活地安排工作時間和地點,尤其是孕婦和哺乳期的女性可以在家辦公。一方面,在家辦公可以節省通勤時間,從而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小孩,幫助她們減輕原本沉重的育兒壓力。另一方面,男性員工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小孩和分擔家務,可以很好地緩解職業女性的焦慮。
縮短工作時間:雖然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在不斷增加,人均GDP一直在上升,但平均工作時間卻在節節走高。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全國企業就業人員每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小時,而2024年上升到49小時,遠高於國務院規定的每周40小時工作時間,也超過勞動法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