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網評:平衡安老生育政策 重塑人口健康生態
來源:大公網 作者:葉文祺、周嘉俊、張思潔
面對全球性人口年齡結構轉型,完善安老服務與退休保障制度已成各地政府施政重點,香港政策規劃亦循此方向推進。構建可持續的長者支援系統,無疑是社會發展的重點。然而,我們必須明白,人口老化的原因不僅是人均壽命延長,生育率更長時間處於低水平。故此,應對高齡化挑戰不應止步於長者政策層面,更需從宏觀人口戰略著手,正視銀發族群需要的同時,以跨代平衡的視野破解“青年赤字”困局,透過家庭友善政策與人力資源優化等多元舉措,重塑具韌性的人口生態系統。
人口世代更替的關鍵在於總和生育率能否守住2.1的更替水平,即每名女性平均生育至少2.1個子女。香港自1980年跌破此紅線後持續探底,並在1999年首次低於1.0,2023年更錄得0.751的歷史低位,等同每代人口規模萎縮逾六成。與此形成強烈相比的是,香港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自1999年的10.2%倍升至2023年的22.4%,人口金字塔正加速倒置。
理想狀態下,只要生育率堅守2.1的更替水平,社會能透過新舊世代交替緩衝老齡化的影響。惟香港生育率處於低潮叠加市民愈來愈長壽,形成“生之者寡,老之者眾”的結構斷層。
正視影響生育率結構性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