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認為:“今年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聚力攻堅,各項宏觀政策協同發力,經濟呈現向好態勢,社會信心持續提振,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如何科學看待今年以來的經濟形勢?我國經濟運行中有哪些亮點和增長點?今天的理論版邀請專家學者圍繞經濟“一季報”,從不同角度談亮點、話趨勢、論機遇,以饗讀者。
服務消費擴容升級
服務消費成為新亮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夏傑長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扎實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消費潛力持續釋放,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鞏固。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8個百分點,貢獻了一半以上的經濟增長。其中,服務消費正成為我國居民消費的新亮點和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服務消費主要是消費者為獲得非物質性服務而進行的支出,包括醫療保健、教育培訓、旅遊休閑、金融服務、文化娛樂等。它涵蓋領域廣泛,既是民生福祉改善提升的重要支撐,也是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方向。今年以來,黨和國家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出台一系列促進服務消費的政策措施。比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對“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作出部署;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2025年工作方案》,提出6個方面48條具體任務舉措;“2025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京津冀消費季”啟動,以優質供給和多元場景推動商旅文體健深度融合;等等。在這些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動下,相關經營主體擴大服務供給、提高服務質量,為服務消費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居民個性化、品質化的服務消費需求得到了更好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