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看,一季度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較去年四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5.8%。具體來看,在結構方面,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和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9%和9.7%,成為推動製造業升級的重要引擎。在產品方面,新能源汽車、3D打印設備、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產量較快增長,同比分別增長45.4%、44.9%、26.0%,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等綠色產品產量增速均超兩位數。在企業方面,工業民間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國規模以上私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一段時間以來,經濟下行壓力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較大挑戰,在此背景下,上面提到的私營企業發展數據更能反映我國的經濟政策效果和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
從發展質量看,製造業數智化轉型成效顯著。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效應顯現,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加速落地,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加速,“燈塔工廠”“未來工廠”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製造業數智化轉型成效體現在以下方面。
高端製造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全國各地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不斷推出和應用一批先進技術,帶動了高技術製造業領跑增長。比如,遼寧鞍鋼集團研發的液化石油氣運輸船用低溫鋼實現全球首發,打破國外壟斷。今年一季度,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高於同期工業增加值增速5個百分點;光纖製造、航空航天相關設備製造等行業增加值增長均超20%,電子工業專用設備製造銷售收入增長16.4%。這些行業直接服務於芯片製造等關鍵環節,有助於推動“卡脖子”技術突破。
數實融合推動智能製造走深走實。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持續深化,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一季度,數字產品製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製造業企業採購數字技術金額同比增長8.7%,反映製造業數智化轉型快速推進;智能設備呈爆發式增長態勢,智能無人飛行器、智能車載設備等細分領域增速較高。同時,數字技術賦能傳統製造業改造升級。一些工廠應用5G、大數據等優化生產流程,極大提升生產效率,顯著降低運營成本。今年一季度,製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7.2%。值得指出的是,人工智能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加速,成效突出,推動智能製造不斷走深走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