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半馬”後還有運動會,機器人為啥愛體育?
http://www.crntt.hk   2025-04-29 13:12:04
 

  在無錫同期舉行的人形機器人百人會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漢表示,人的一雙腳可以走到世界每一個角落,人形機器人具備高度通用的形態,可適用於各種場景和複雜作業,所以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張建偉認為,具身智能是未來真正能夠連接物理世界、解決物理世界痛點的重要賽道。

  實踐證明,機器人的人形設計在面對真實生活場景時具有獨特優勢。在北京亦莊半馬中,“天工Ultra”機器人就憑借類人關節結構,成功摘得冠軍獎杯。而採用履帶式設計的機器人,在面對賽場複雜地形時表現不盡如人意。

  “擬人性”也更易引起人們“共情”。在北京亦莊半馬中,參賽的“小巨人”機器人以雙丸子頭哪吒造型亮相,還用網絡熱梗與觀眾互動,成為賽場內外的“網紅”。

  人類對類人形態的天生親近感,有利於打造“人機共榮”的未來社會。

  郭大宏認為,隨著技術發展,人機協作的體育新模式有望興起。比起與自動化發球機對打,運動員與人型機器人進行對抗訓練的效果將大大提升。

  丁漢關注的機器人未來增長點也在服務領域,比如醫療康復、養老、家政機器人,這對應對老齡化社會等挑戰都有著重要意義。

“蹣跚學步”是為了“健步如飛”:機器人選手為何有點“菜”?

  北京亦莊半馬的機器人完賽率僅30%,2小時40分42秒的冠軍成績也與人類馬拉松運動員的最好成績相去甚遠;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的足球對抗賽上,機器人球員被自己絆倒後“負傷”,被工作人員用擔架抬出賽場,為現場觀眾貢獻了不少笑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