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優化營商環境 吉林直面難題
http://www.crntt.hk   2025-04-25 12:57:44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儘管政府服務問題整改率達92%,但企業信心指數仍波動;過度檢查、重復檢查等問題仍存在;交通文體設施分布不完善不均衡,難以留住人才……3月28日,十二屆吉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上,聚焦營商環境,當地幹部亮短板、談舉措。

  會上敢於自我揭短的數據和問題,讓與會者找到發力方向;會後動真碰硬的改革舉措,正一步一步落地實施。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吉林以改革精神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當地幹部換位思考,多從企業角度看問題、找堵點,糾樹並舉、標本兼治,把“政策紅利”變成民營企業發展的“真金白銀”。

  深入調研找出問題——  

  政府服務和營商環境方面存在短板,企業提出政務、市場、法治等6個方面18個問題

  長春某中小企業工作人員反映:“企業融資不容易,資金補貼等扶持政策也沒有全都享受到,創新創業的‘隱形門’真的破了嗎?”

  “我們出去招聘,因為天冷、地遠、基礎設施不夠好,吸引人才很困難。”有企業負責人無奈感慨,“想發展,就要從營商環境這兒發力。”

  吉林省委深改委第十一次會議上,一份覆蓋12862家企業的評議報告被投影在大屏上:樣本企業對政府服務評議總體平均分較上年下降2.22%,對本地經濟形勢信心平均分較上年下降1.09%,對本企業發展的信心平均分較上年下降2.29%。

  通報樣本企業提出的政務、市場、法治、要素、創新、生活等6個方面18個問題,一覽無遺。“客觀又直觀,走下去調研,就能發現問題。”一位參會幹部坦言,“坐得難受,自我陶醉濾鏡被狠狠扒掉。”

  吉林、浙江是對口合作省份,有幹部直言,與浙江相比,吉林發展民營經濟表面上看是缺產業、缺企業、缺人才,深層次則是政府服務和營商環境方面存在短板和薄弱環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