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工作。(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4月24日電/據大公網報導,美國今月初對全球185個經濟體發動關稅戰,其後迅速演變成中美之間的較量。
然而擁有龐大盟友體系的美國卻成了孤家寡人。尤其是在中美之間扮演關鍵力量的歐洲也同樣不選邊,哪怕美國隨後暫緩對歐洲的關稅90天也無濟於事。要知道特朗普當選後,歐盟一直放話說合作應對中國挑戰,以換取美國的區別對待,現在雙方真的單打獨鬥,歐洲卻袖手了。
當然簡單的回答是特朗普對歐洲盟友也發起了關稅戰。但實際原因遠比這個複雜。
第一,大國面對外部挑戰時,必須作出回應,因為這事涉其國際地位。特朗普第一任期也是對全球發動貿易戰,但真正對等回擊的衹有中國和歐盟。其他國家如加拿大、日本、韓國等都紛紛簽訂城下之盟。現在的關稅戰也同樣如此,小國不反擊,同時還主動降為零關稅,以換取美國的豁免。仍然是中國和歐盟毫不示弱。
原因就在於,小國可以投降求生存,但像歐盟和中國這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家則不行,可以說大國沒有投降的資格。一是即使妥協也未必被放過,就如同冷戰結束後,中東歐小國可以被西方接受加入歐盟和北約,但俄羅斯就不行。對它的遏制也一如既往。二是不打就妥協,會動搖其大國國際地位,從而喪失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這也是為什麼法國和歐洲的主流輿論是一定要對美國反擊。
特朗普“背刺”盟友引眾怒
第二,特朗普當選後並不僅僅是敵友不分,而是對“友”的攻擊更加猛烈。比如美國對中國只不過發起了關稅戰,但對歐洲盟友不僅有關稅戰,還在安全和價值觀領域發起挑戰。特朗普宣誓就職之後將歐洲排除在外,迅速和俄羅斯就俄烏衝突進行談判,幾乎單方面接受了俄羅斯的主要條件,還一度暫停對烏克蘭的援助。在歐洲眼中,這無疑是對其安全的重大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