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把技藝做成產業 內蒙推進北疆文化建設
http://www.crntt.hk   2025-04-18 12:28:29
圖①:蒙古族綉娘在參加技能培訓。 圖②:用樺樹皮製作的鄂倫春族傳統民居造型工藝品。 圖③:達斡爾族少年帶遊客體驗傳統曲棍球競技。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蒙古族刺綉,於絲線之間將一門技藝綉成一個產業;鄂倫春族樺樹皮製作技藝,將樺樹皮做成盒、包、船,古朴而時尚;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賽事火熱開展,增色文旅融合……

  內蒙古自治區大力推進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加強各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讓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鮮亮,不斷煥發新的光彩,助力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
  
  蒙古族刺綉——

  一個旗,數萬人從事相關產業

  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以下簡稱“科右中旗”)的一處蒙古族刺綉產業園內,一名老人在幾十名綉工中尤為顯眼。只見她全神貫注,綉布舒展、銀針飛舞間,一棵五角楓圖案漸漸浮現。

  人稱“草原綉娘”的白晶瑩今年62歲,是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綉產業推進組組長。她從小看著長輩們刺綉,醉心於此,後來練就了嫻熟的刺綉技藝。

  蒙古族刺綉於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案多為自然景觀,寓意吉祥如意、幸福美滿,體現草原民族的文化傳統。

  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綉起源於圖什業圖刺綉,是蒙古族刺綉與漢族、滿族、藏族等民族刺綉技藝融合的產物。2021年,蒙古族刺綉(圖什業圖刺綉)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擴展名錄。

  “這批訂單綉品有200件,準備發送到北京。”白晶瑩指著一批綉有精美吉祥紋樣的布袋介紹,“大家手藝越來越嫻熟,比預定時間提前兩天完成了。要是在幾年前,可達不到這樣的速度。”

  2016年,科右中旗出台系列政策,加快推動非遺代表性項目產業化,蒙古族刺綉技藝是其中的發展重點。也就是那時,白晶瑩被確定為“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綉扶貧計劃”推動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