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東深供水60年有力支撐香港繁榮盛景
http://www.crntt.hk   2025-04-02 17:08:05
 

  如今,“用腳步丈量青山”的年代已然過去,覆蓋工程全域的“智慧大腦”替代了護林員手繪的地圖,翻山越嶺的巡線身影變成巡檢無人機、機器人的數字軌跡等。

  “借助巡檢無人飛機,我們每天定時對上下游及周邊環境進行5次巡查監測,並通過數據實時記錄、反饋巡查情況,以保障東江水水質安全。”廣東粵海供水有限公司塘廈供水管理部金湖泵站站長劉寬廣說。

  從空中的無人機,到地面的機器人,再到水上的無人船,當前東深供水工程已建立起了多模態、多維度的“感知體系”,實現工程調度、水質監測、安全安保、設施管理等一體化運行管理,全天候為工程“保駕護航”,進一步保障供水安全。

  近年來,廣東省水利廳與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水務署就供水和水利科技合作開展了近十次交流合作,取得廣泛共識,提升了對港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2020年12月,水利部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頒布《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從流域層面、灣區層面、城市群和城鎮層面等三個層面提出了水安全保障總體布局。

  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水安全聯合創新中心揭牌,該中心在水資源管理、水生態和水環境治理等方面進行技術攻關,將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城市充分利用創新科技來管理用水需求和供應,助力灣區城市發揮優勢互補的協同效應。

  從硬聯通到“心相通”,東深供水工程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時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成為新一代粵港人民文化交流的通道。

  在廣東工業大學文化活動中心,一場舞台劇排練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台上數十名學生通過舞蹈,再現當年200餘名廣工師生毅然奔赴東深供水工程最前線的場景。

  “這部劇目在廣州上演時反響熱烈,今年7月我們劇團54名學生演員將赴港演出,希望把‘東深故事’講述給更多人聽。”廣東工業大學舞台劇《青春印豐碑》總導演鄭萌說。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