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據大公網報導,特區政府月初委任律政司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及其轄下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的新一屆成員,當中七人是首次加入兩個小組。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和兩個小組的新成員昨日接受傳媒訪問。
張國鈞表示,本次換屆加入創新元素,有來自澳門和內地法律界的朋友,亦有並非來自法律界、在內地居住生活的港人。他期望新的成員能令律政司的工作顧及三地不同的視角,更充分利用“三法域”的優勢,同時真正瞭解廣大市民的需要,令政策更加貼地,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
張國鈞表示,希望在過去幾年從工作累積經驗後,看看有些什麼地方可以跳出“框框”做得更好,做到“廣開言路,強強聯手,內聯外通,共建灣區”。他也希望,有關工作可回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交托給香港的任務,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大灣區提升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深化國際交往合作。
“港資港法”下提供專業意見
一同接受訪問的其中兩名香港大灣區律師,都在大灣區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香港執業律師、大灣區律師鄭宗漢多次為內地法院撰寫法律意見書,他介紹,在“港資港法”的安排下,內地法院需要瞭解有關香港法律的實際應用,因此香港律師能夠通過向內地法院提供法律意見,為灣區內的法治建設作出貢獻。
香港執業律師、大灣區律師季輝過去多次與內地律師合作,完成了100多個融資項目,體會到香港大灣區律師在協助企業“走出去”方面的獨特優勢及擔當。她說,今年2月曾協助一間內企完成了一項2.2億美元的債券發行工作。在工作過程中,她向客戶詳細介紹了香港資本市場的優越性和特點。企業經考慮及比較,最終決定在香港完成債券發行工作。所有的專業團隊,包括會計師和金融機構於短短兩周內完成所有文件的準備及銷售工作,成功幫助企業完成融資安排。
內地執業律師曾學智分享在灣區多年執業經驗,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從文化和人文社會發展層面是一脈相承,緊密相連,因此灣區內法律規則銜接以及運行機制對接很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