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非常規”反制方案
筆者認為除去以上的反制措施之外,還有一個更合理的“非常規”反制措施,就是中國對不受美國收費影響的船只停靠中國港口收對等150萬美金關稅。注意這裡不是說非中國造船只,而是不受美國收費影響的船只。這裡我們可以設立一個重要的豁免機制,即如果一艘船只在過去18個月內未去過美國,便可免繳此稅。這一關稅政策可以被命名為“海運公平競爭條例”。可以想像,這會進一步引發部分國家的擔憂甚至強烈抵觸,尤其是韓國和日本,因為他們將無法“躺贏”。但這一方案有其合理性和可執行性,我們可以做以下的分析。
首先,這一反制提案極有可能不會引發航運行業的大規模抵觸。當前,眾多航運公司持有大量中國建造的船只,他們一直擔憂未來在市場競爭中,那些只持有少量中國造船只的競爭對手,會因美國的不合理政策憑空獲得巨大優勢。而中國提出的反制措施,能有效抵銷這種不公平優勢,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在這一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下,各國海運公司的競爭壓力將得到合理調節,運營焦慮也將顯著減輕。事實上,中國實施上述反制措施,將對全球造船業格局產生積極影響。世界造船業將憑借成熟的技術、高效的生產能力和良好的性價比吸引國際訂單,推動全球造船業回歸公平競爭的軌道。
其次,前面提到的常規反制方案都不會解決中國造船業的焦慮,但是這一反制措施是讓整個行業一起承擔代價,最終這些代價會以提高海運成本轉嫁到各行各業,但是至少它是公平的轉嫁。更重要的是,這個代價影響最大的是美國的進出口,會引發美國的通貨膨脹。而行業經過一段時間優化調整後,也可以有效的控制非美國進出口航運的成本。
在海運領域,中國擁有壓倒性優勢。僅以港口吞吐量為例,2024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150.6萬標準箱,成為全球首個年吞吐量超過5000萬標準箱的世界大港;而美國最繁忙的洛杉磯港,2024年頭11個月僅處理了940萬標準箱。在貨物吞吐量上,2024年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3.77億噸,連續16年位居全球第一,美國單個港口的貨物吞吐量與之相比差距懸殊,中國港口年貨物吞吐量預計達175億噸,遠超美國港口。因此中國有實力而且必然有信心掌握這輪博弈的主動權。
筆者認為中國無需擔憂行業和部分國家對這一反制條例的抵觸。中國實施反制措施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據,是對美國挑釁行為的合理回應,在國際上完全站得住腳。其他國家若對反制措施表示不滿,也是將矛頭指向美國,正是美國的不合理政策迫使中國採取應對行動。若美國取消對中國船只的不合理收費,中國自然無需實施反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