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可以代替語文老師嗎
每一個孩子在滕錦茹的眼裡都有著“獨特的珍奇”。
露寶(化名)是一個寫作學困生。寫作課上,他遲遲不敢動筆。滕錦茹發現,露寶在講述經歷與故事的時候,表達較為流利、動人。但是,一寫到紙上,他的句子卻“很難產出,寫出來都堆在一起,也沒有標點”。
滕錦茹發現露寶在表達與寫作上的特點後,將手機遞給他,鼓勵他與豆包“打電話”。
最開始,她“手把手”教露寶構思提示詞:“我是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現在要寫一篇主題為‘多彩的活動’的習作,要把活動過程寫清楚,用上點面結合。寫出自己的感受。你可以問問題,啟發我來列提綱,但不能直接幫我寫。我要寫的是足球賽……”
過了5分鐘,露寶激動地對滕錦茹說:“老師,我會了!”寫作課結束後,滕錦茹詳細翻閱聊天記錄,發現豆包細致耐心地問了他17個問題,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周圍有誰,他幹了什麼、你接到球了嗎、其他人的反應、隊友失球後你的感受……”
在這過程中,露寶對於自己要寫什麼,怎麼寫,開始萌生想法。隨著AI的訓練,露寶可以在當堂寫作中獨立完成3頁的習作。
當然,不通順、句子粘連、錯別字等問題依舊存在。對此,滕錦茹卻十分樂觀,“這是一個很棒的開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啊!”
後來,滕錦茹給孩子們布置過一次聽音樂、寫畫面的小練筆。她發現露寶對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四重奏十分有感覺。滕錦茹鼓勵他把寫下的感受讀給AI聽,請AI幫忙潤色,更好地表達心聲。
也有不少人向滕錦茹表達過擔憂:“AI這麼強大,會不會替代語文老師,甚至作家、批評家。到那個時候,語文還有靈魂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