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據大公報報導,2025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今年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最關注什麼?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告訴大公報記者,善用人工智能、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發展、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是大家共同關注,以及建言獻策的重要方向。
人工智能(AI)引發的科技熱潮勢不可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聖潑認為,AI作為推動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對於如何用好AI,同時也帶來了技術創新與安全可控的新挑戰。他指出,當前AI產業發展速度遠超立法及監管手段的完善進程,存在損失承擔主體不清晰、內容虛實不明、真偽難辨、侵犯隱私等問題。他認為,既要善用AI,也要加速AI相關立法,建構法治化源頭治理體系;建立AI生成內容標準與溯源體系;注重保護用戶隱私,嚴打AI相關違法犯罪;引導社會養成良好AI使用習慣。“倡導AI作為輔助工具的規範使用,防止AI成為主導人的工具。引導使用者尤其是學生提高工具使用能力,保持獨立思考,避免依賴AI完成學習任務。”
河套區完善制度對接 冀突破瓶頸
作為深港科創合作的“試驗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制度性障礙備受關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冼漢廸表示,隨著深港合作的深化,更要在制度對接、規則銜接等方面進行更多突破。他指出,目前河套區存在不同瓶頸問題,包括區域聯動缺乏法律保障、科學研究要素流動仍不夠通暢、人才保障不足、人工智能領域協同和國際化水準不足等。
冼漢廸建議支持深圳推進河套合作區立法、加速研究推出分線管理措施、推進科研人員流動便利化措施,深化資金流動改革,包括為河套合作區內企業提供跨境融資綠色通道,支持兩地園區項目互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沈豪傑則建議在“十五五”規劃中確立香港為“國家中試中心”的地位。他指出,中試是科研和量產之間的一個過程,是將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過程,並且在這個階段,找出產品的問題和可優化的空間,從中有效地推動研發成果商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