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網評:以人為本,推動養老機構數字化轉型
來源:中國網 作者:李澤政 謝亞軍
數智化時代養老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既是應對老齡化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數智化時代背景下湖南省養老機構數字化轉型發展研究(S202410554305)”課題組研究發現,養老機構數智化轉型不僅能夠有效整合養老資源,優化服務流程,還能通過數據分析實現服務的精準化與個性化,為推動老年群體在技術紅利中實現“老有所安、老有所樂”提供了實現路徑,更加凸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
推進數字化轉型是養老機構現代化發展的戰略選擇
推進數字化轉型是養老機構在數智化時代,遵循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邏輯的根本選擇。首先,人口老齡化與資源矛盾倒逼養老機構進行數字化升級。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21.1%,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5.4%,標誌著我國正式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傳統養老模式依賴家庭照護與機構床位供給,但在家庭小型化、護理人力短缺的背景下,供需失衡日益凸顯。數字化轉型可通過智能化設備替代重復勞動、數據驅動精準匹配資源,顯著提升服務效能,緩解“未富先老”的結構性矛盾。其次,技術革新驅動養老機構服務模式升級。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融合,使養老服務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技術不僅優化了服務流程,更催生了“15分鐘養老服務圈”等新模式,將存量物業改造為社區嵌入式養老院,兼顧老年人對熟悉環境的情感依賴與專業化服務需求。最後,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雙重助力養老機構推進數字化轉型。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數字化服務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進一步細化技術應用場景。除了政策指引以外,老年群體對健康管理、社交互動、安全保障的多元化需求也倒逼行業進行數字化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