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智慧養老服務生態是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方向
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創新指向之一就是高質量與效率化。
一是,要促進平台化整合,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資源協同。要構建統一的數據中樞,打通醫療、家政、安全監測等多模塊信息壁壘;克服智能設備操作複雜、功能單一等技術適老性不足難題,跨越“數字鴻溝”;強化養老平台安全監測、家政服務、緊急救助等功能整合,搭建“一站式”服務體系;全面優化養老服務體系,實現跨街道服務轉派與資源調度相整合;切實提升智能系統對老年需求數據資料的分析預測管理效率,優化資源配置。
二是,要促進智能化升級,推進從設備嵌入到服務重構的系統化變革。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在於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要加強硬件設備設施升級改造,健全智能床墊、智能手環等監測設備的配套管理,加大對智能安防系統(如跌倒報警、煤氣探測)的引進應用;要強化軟件系統的個性化與系統化升級,加強人工智能驅動的健康評估算法研究,全面系統優化個性化護理方案,如喂食機器人、手部康復手套等智能護理技術。
三是,要促進生態化拓展,實現跨主體協作與價值鏈延伸。要促進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物業企業、科技公司形成協同網絡,推進“養老院+互聯網醫院”模式滲透,促進遠程診療與藥品配送智能化;促進金融產品、老年文化等衍生服務的接入,全面構建“醫養康養+科技+金融”的復合生態,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能力與用戶黏性。
構建包容性數智養老體系是數字化轉型的實踐原則
推動養老機構數字化轉型,需堅持“以人為本、科技向善”的原則,構建多方協同的可持續發展生態。
一是,要強化政策引領,完善制度保障。一方面,數字化轉型需長期資金與技術投入,中小型機構面臨嚴峻壓力,政府需統籌制定數智養老標準體系,加大資金補貼與稅收優惠力度,鼓勵企業研發低成本、高易用的適老化產品;加大對數智人才的激勵補貼力度,不斷提高智能化專業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另一方面,健康數據洩露、算法歧視等問題威脅老年人權益,現行法律對智能設備侵權責任界定模糊,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的平衡機制尚未健全。要逐漸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與監管框架,強化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