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們在上海市虹口區彩虹灣老年福利院的活動室內學習使用AI。(圖片來源:新華網) |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據新華網報導,89歲的滕泉大高舉手機,向屏幕發問:“‘小鯨魚’,我的股票還能漲嗎?”此話一出,室內一片歡聲笑語。
這是初春午後上海市虹口區彩虹灣老年福利院活動室裡的一幕。20多名銀發“學員”圍坐在一起,聽這家老年福利院的院長鄧明星講解AI大模型應用DeepSeek的用法。
“老人們記不住英文名,他們根據手機App的圖標,給這個軟件取名‘小鯨魚’,這幾天學會使用後,大家問得最多的問題是關於健康養生。”鄧明星認為,人工智能及其產品“不能只討年輕人喜歡,我們這裡的老年人也得跟上!”
“只要願意學,AI就能成為我們的新朋友。”滕老伯說。與滕老伯住同一樓層的83歲阿婆朱偉認為,AI不僅反應靈敏,而且知識面廣,平時可以用來解悶。
如今,像這樣的“小鯨魚課堂”已在全國多個養老院、社區進行推廣,長輩們紛紛加入,成為生活中的“賽博新時尚”。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31031萬人,占全國人口的22%。上海作為全國較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近四成。隨著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智能科技正成為解決養老難題的重要手段。
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看病往往是一項複雜而容易迷失方向的任務。該去哪裡掛號?掛號後如何找到科室?繳費後該去抽血還是做超聲?面對密密麻麻的指示牌,他們時常感到困惑。
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AI就醫助理“仁小愛”也已正式上崗。“仁小愛”的功能涵蓋智能導診、診前出行、就醫引導、AR導航、報告解讀、健康咨詢等環節,極大地方便了老年患者。
市民李佳帶著母親就診時,首次使用了AI就醫助理,她感嘆道:“我媽媽以前來醫院總是緊張,生怕走錯地方,現在有了AI引導,我們跟著手機提示一步步走,既方便又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