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據央視網報導,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喬紅接受了記者採訪。
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實驗室裡,可以看到人形機器人的迭代“成長”,兩會之前,面對面在這裡對喬紅進行了專訪。
記者:踹它也是可以是吧,多大勁都可以,我可是練過的。
喬紅:調了幾步就穩住了。
這是Q系列機器人中的Q5人形機器人,外形設計獨特,腿部強壯有力,有著出色的穩定性和承重能力。
記者:它現在主要能幹什麼工作?
喬紅:希望它既能當工人也可以當農民。在工廠裡面可以幹活,也可以到外面去摘水果,也可以救火。
2025年開年伊始,機器人頻頻出現公眾視野中,他們掌握了更多人類的技能,他們跳舞、表演武術,踢足球,激發人們想象未來:機器人何時走進人類的生活,走進養老院、病房,乃至人們的客廳和廚房。
記者:當我們都在關注機器人要怎麼樣才能有更多武藝的時候,你關心什麼?
喬紅:因為我是研究機器人的,從本科開始就跟機器人有關,所以當ChatGPT或者這種通用的大模型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會考慮機器人能不能通用,而且它一定是給整個社會服務的,它不可能說大模型是通用的,機器人還是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