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5 香港社交媒體主流民意涉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各項主要措施討論的各類輿論佔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
圖5進一步梳理了主流民意對上述預算案各項主要措施的觀感,可見絕大部分措施所收穫的正面輿論都高於負面輿論,就連此前爭議度較高的2元乘車優惠政策的安排調整,也因較好地平衡了長者福利與財政壓力之間的矛盾,而獲得了較多聲音肯定。
此外,特區政府在創科發展方面的投入、以及推動香港與內地之間加強交流融合的措施,則在主流民意中全部錄得六成以上的正面輿論佔比,如前述提到的成立AI研發院,以及提供培訓助C919進軍國際市場、預留37億元建設河套香港園區等。
不過,唯有一項減省開支的措施,在香港社交媒體引起較大的民意反彈,即取消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的2500元津貼。有觀點表示,雖然基層學童仍可透過其他方式獲得資助,但育有學齡兒童的中產家庭的福利卻只能因此被削減;本份財政預算案減少退稅、退差餉的措施已令部分中產有所怨言,如今連學生津貼也告取消,則進一步加劇了其與各個階層群體對比所產生的相對剝削感。此外,也有聲音指出,取消學生津貼無疑將加重部分家庭的育兒負擔,與特區政府之前鼓勵生育措施的政策方向也有所相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