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東盟:團結協作破解美國保護主義政策
http://www.crntt.hk   2025-02-22 15:46:47
 

  即使是經濟結構相對多元的印度尼西亞也難以獨善其身。作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雖然對美貿易順差相對較小,且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內需,但美國仍是其第二大出口市場。根據最新貿易數據,印尼對美主要出口電子電氣設備、服裝服飾以及橡膠製品等。這種多元化的出口結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風險,但電子產品和製造業仍可能受到新一輪關稅的直接衝擊。儘管強大的內需市場為印尼提供了一定緩衝,但外部需求收縮和貿易環境惡化的風險仍令印尼高度警惕。

  域內國家展現務實靈活智慧

  有經濟學家指出,對於東盟國家而言,採取報復性關稅並非理想選擇。一方面,作為較小規模的經濟體,東盟各國可徵稅的美國商品範圍有限,難以對美國經濟造成實質影響。另一方面,由於東盟國家的產業鏈高度依賴進出口貿易,提高美國商品關稅反而會增加本國企業的生產成本,損害消費者福利。此外,考慮到東盟國家普遍存在對美貿易順差,採取報復性關稅可能引發更大範圍的貿易摩擦,不利於地區經濟穩定。由此可見,東盟國家在應對美國關稅措施時,政策空間受到嚴重制約。

  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東盟各國展現出務實靈活的應對智慧,既有雙邊層面的具體舉措,也有區域層面的協調行動。在雙邊關係中,越南率先採取突破性行動。2月19日,越南國會通過決議,允許試點受控投資低軌道衛星通信網絡,不限制外國投資者的股份持有比例。這一決定為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Starlink)系統進入越南市場鋪平道路,SpaceX已表示計劃在越南投資15億美元。這一舉措被普遍視為越南向美方釋放的積極信號。

  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在應對本國電子產業可能遭受的嚴重衝擊之際,還不得不發揮區域協調角色。在馬來西亞的推動下,東盟計劃召開東盟-美國特別峰會,就關稅問題進行集體對話。同時,馬來西亞也在積極推動其他多邊平台,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試圖通過增強東盟的整體談判能力來應對美國的關稅壓力。

  泰國則被迫調整貿易策略。泰國飼料加工廠協會提出每年從美國購買約28億美元的農產品,包括大豆粕、玉米和乙醇副產品等,較目前6820萬美元的進口額將大幅提升。這一提議意味著泰國將不得不改變現有的貿易格局,將大豆粕等農產品的進口來源從巴西轉向美國。為推進這一計劃,泰國政府正考慮通過貿易協定等方式降低或取消對美國農產品的進口關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