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2日電/據新華社報導,隨著節後的返崗和日常生活恢復,消費者對輕醫美項目的需求延續,特別是短周期、低風險的非手術類治療成為職場人群和中老年群體的新選擇。
消費者對新年新形象的期待,以及醫美機構的精準營銷,共同推動新春醫美經濟的發展,也顯示出行業需求的常態化以及消費群體的細分化趨勢。
用小調整迎接新年大變化 醫美市場熱度升溫
據某頭部醫美機構相關負責人透露,春節前後醫美項目預約量環比增長45%。其中,玻尿酸注射、光子嫩膚、熱瑪吉等輕醫美項目的預約量占比達60%,而植發、鼻綜合整形等傳統整形項目的需求也出現上升。
與此同時,醫美行業的消費群體逐漸多元化。老年人群體,特別是在抗衰老和皮膚修復領域,需求逐年上升。不少老年人選擇在春節前後進行醫美,以求以更年輕、更自信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年。
根據觀知海內信咨詢《2025-2032年中國醫美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顔值經濟、悅己經濟以及醫美技術愈發成熟等因素影響,醫美市場規模得到較快增長。截至2023年,我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669億元。而2024年預測市場規模為3093億元,預計2031年醫美行業市場規模達7102億元,顯示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此外,根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德勤中國等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2024年度洞悉報告》顯示,2023年,男性在醫美消費上的支出同比增加了27%。在接受調研的男性中,43%計劃在2024年增加在醫美上的消費,這一比例高於女性群體。其中,去皺抗衰類項目尤為受到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