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軟實力提升進入快車道。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為1488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1351美元。以遊戲、影視、動漫為代表的文化產業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也正在改變世界對中國的認知。
80、90後作為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第一代,已成為推動中國軟硬實力提升的重要力量。按照統計局數據,80、90後群體佔中國總人口的28%左右。當前,這部分人群已經成為眾多消費領域的核心消費群體。
在教育與創新能力方面,80、90後群體展現出獨特的優勢。1999年大學擴招影響下,80、90後中接受高等教育比例出現提升。當前,中國創新進入到“從點到面”的階段,在科技、文化等領域均展現出了強大的創新能力,其背後就離不開這部分人群的貢獻。以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為例,其核心研發團隊主要由80、90後群體組成。
在文娛消費領域,更加自信的80、90、00後群體有望推動文化產業達到新高度。隨著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這部分年輕人日漸成為消費主力,而這部分充滿自信的群體對海外品牌的“祛魅”,也在帶動國內消費市場產生結構性變化。這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的中國高速發展、所受到的中國傳統文化熏陶,使得其對蘊含中國文化基因、講述“中國故事”的產品具有更強的認同感,這也成就了《黑神話:悟空》、《哪咤2》等中國文化產品的成功。
過去幾年全球資本市場呈現出顯著分化。2018-2024年間,美國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分別累計上漲120%、180%,而中國滬深300指數(以美元計)下跌13%。這種分化的背後,映射出美國推動“脫鈎斷鏈”的背景下,兩國市場定價“錨”的缺失。
從估值水平來看,中美資本市場呈現出“一高一低”的顯著特徵。兩者的估值差異自2022年底後進一步擴大,2022年底時納斯達克指數、滬深300指數的PE分別為27.4倍、13.7倍,而到2024年底時兩者分別為40.8倍、16.0倍,分別處於2006年以來87.7%、56.5%的分位數,兩者分化明顯。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市場內部的科技股估值更高。截至2024年底,英偉達的PE達到52.9倍。估值差異,顯示投資者並未充分計入(Price-In)中國經濟軟硬實力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