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俄烏衝突”將啟動停火談判,為何不是由“俄烏”兩國主導而是美甩烏與俄溝通。特朗普重返白宮立馬著手解決“俄烏衝突”,但他的做法是拋開烏克蘭先直接與普京通話,事後再告知澤連斯基,後續即便讓其上桌“說話”,但給他選擇的機會也不會多,發言份量也不會太大。作為俄烏兩個當事方,烏卻被涼一邊,這說明了什麼?簡單講是“俄大烏小”,烏是美“棋子”。在特朗普眼裡除了戰爭殘酷要停火,另外要停止美為烏“燒錢”,要求烏“還美債”(3500多億美元軍援要麼還錢要麼拿礦產資源交換),這符合美國“利益優先”的邏輯。
烏克蘭的命運已擺上美俄談判桌,不難理解台灣對美來講需要交出“芯片”和增加向美購買“軍火”兩項。而且,台灣可以“討價還價”的空間不大。如此看民進黨“親美抗中”“依美謀獨”,有好果子吃嗎?近日,賴清德承諾台軍費要從現行占GDP約2.5%提高到3%,這應該是滿足不了特朗普的“胃口”,接下來賴的日子不好過。
三是,島內又有民眾提起“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擔心台灣被“交易”有一定的道理。首先必須指出,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兩岸自家人的事,應由兩岸中國人自已解決,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預,這是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其次特朗普的個性不按常理出牌,是一個爭議“川”流不息的非完全政治人物,以他喜歡“交易”的性格和善於“交易”的手段,台灣被“交易”的可能性的確存在。第三台灣被“交易”的前置條件是,對美國越有利可能性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