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福建漳州糾治工程中介服務腐敗亂象新探索
http://www.crntt.hk   2025-02-12 10:44:22
圖為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紀檢監察幹部在該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瞭解“工程項目網上中介服務平台”運行情況。周藝貞 攝)(圖片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導,熊女士是浙江某工程咨詢公司福建漳州分公司的負責人。分公司於2018年成立,從事工程領域中介服務,以往承接的業務集中在漳州較偏遠地區。2024年初,漳州市工程項目網上中介服務平台上線。憑借業績積累,該公司入駐平台後多次被隨機選中,業務量顯著增加,範圍覆蓋全市。“有了平台,外地企業不用找背景、跑關係也能拿項目。”她表示。

  與之相反,常年包攬漳州某縣近六成工程項目中介服務的四家公司,2024年在該縣的市場份額降至3%,壟斷局面被徹底打破。這一升一降,反映的是漳州市政府投資工程中介服務市場的新格局、新氣象。

  “建設網上中介服務平台,既是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實踐舉措,也是反腐敗深入推進的必然要求。”漳州市紀委監委第一監督檢查室主任陳文靈說。長期以來,工程領域中介服務亂象叢生,成為腐敗滋生的溫床。調研顯示,2021年至今,漳州市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職務犯罪案件中,65.6%涉及工程領域腐敗,且背後幾乎都有中介機構內外勾連、暗箱操盤。

  工程建設鏈條長、環節多,涉及的中介服務種類紛繁複雜。據介紹,小型工程一般需要設計、概算、概算審查、施工、監理等基本中介服務事項。大型項目則更為複雜,涉及的中介服務事項可多達三四十個。

  “為確保風險可控、資金高效利用、工程質量過硬,工程項目在制度設計上環環相扣、相互制約。”陳文靈舉例說,負責概算和概算審查的中介不能是同一家,施工方和監理方也必須嚴格分開。但在工程領域頻發的腐敗案件中,這些本該相互制約的服務方卻“同流合污”,部分中介事實上成了個別黨員領導幹部實現其私欲的“操盤手”。

  “有想法”的業主、“有關係”的投標人、“有辦法”的中介機構,三方結成“利益共同體”,不僅嚴重破壞了工程交易市場秩序,也給地方政治生態、經濟生態造成惡劣影響。

  “相應制度規範滯後乃至缺失、監管監督薄弱,是導致工程領域中介亂象叢生的重要原因。”據介紹,現行政府採購法第二條規定,政府採購的主體是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國企和基層村組織不在其列,他們採購中介服務的行為就不適用相關法律法規。此外,對服務費在50萬元以下的中介服務事項,缺少規範管理,多數業主單位可以自行組織採購。

  中介服務費通常按一定比例抽取。單筆金額看似不高,但直接關聯著成百上千萬甚至上億元資金的項目。利潤驅動加之監管監督不足,部分中介不惜鋌而走險、相互勾結,拉攏腐蝕黨員領導幹部,進而壟斷工程項目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