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1日電/“這麼一大筆錢放在自己賬戶裡,太不踏實了,專項治理之後,村裡開設了對公賬戶,資金回到‘正位’,我的心也總算是放回了肚子裡。”談及去年以來全縣開展的村組集體資金公款私存專項治理,來安縣汊河社區大陡門組組長李傳付如釋重負。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導,村組集體資金公款私存廉政風險大,容易被侵占挪用、截留私分,嚴重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去年,來安縣把村組集體資金公款私存突出問題作為巡察監督重點之一,先後2輪對5個鄉鎮及所轄42個村開展鎮村同巡。我們結合巡前調研、日常監督和信訪舉報等情況,制定個性重點監督清單,明確28項監督重點,監督推動各鄉鎮、部門聚焦薄弱環節,加強村組集體資金管理,守好群眾“錢袋子”。
“底數不清、數字不准、責任不明”是村組集體資金管理的頑疾,我們抽調農業農村、財政、審計等部門專業力量,深入監督檢查各村組集體資金情況,重點關注是否有屬於村組集體所有,違規由個人管理的未分配、未使用資金,尤其是由村民小組長或出納個人保管、存入個人銀行賬戶,收支賬目不清、不齊、公示不到位的資金。
我們堅持巡紀聯動、邊巡邊移邊查,讓巡察成效立竿見影、讓群眾對巡察工作可感可及。去年6月,第一巡察組在對張山鎮倒橋村巡察時發現,倒橋村民組原組長蔣某違規將村集體土地補償款4萬餘元公款私存並用於個人家庭支出問題。巡察組立即將該問題線索移交縣紀委監委,縣紀委監委交由該鎮紀委迅速處置、快查快結,在巡察期間該線索即精準處置到位。經查,該問題屬實,蔣某受到留黨察看處分,違紀款也被追回。
針對巡察發現問題,我們還形成專題報告,推動相關部門組織對全縣12個鄉鎮144個村(社區)開展村組公款私存問題專項治理,全面排查整治集體資金不規範管理背後是否存在侵占挪用、截留私分、變相占用、違規套取村組集體資金等侵害群眾利益問題,以精準的監督、系統的治理護航村組集體資金安全。專項治理以來,縣紀檢監察機關聯動鄉鎮紀委共查處公款私存問題11個,給予黨紀處分9人、組織處理5人,挽回經濟損失130餘萬元,涉及公款私存的資金全部存入村組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