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1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近段時間,雲南省玉溪市元江縣幹熱河穀裡的萬畝釋迦果迎來豐收,吸引不少外地採購商前來搶“鮮”。各大電商平台也嗅到商機,紛紛開啟預售。
剛剛過去的春節,是元江釋迦果供應旺季。“春節期間,我們每天釋迦果的收購量達上百噸。”上海盒釋實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卞偉今年早早來到元江簽下訂單。
成熟的釋迦果口感細膩、香甜軟糯。元江釋迦果甜度高、果形好、斑點少,是深受北上廣等地消費者青睞的水果,近5年的市場售價均維持在每千克30元左右。
作為國內釋迦果重要產地之一,元江擁有典型的幹熱河穀立體氣候,石漠化地區乾旱燥熱、立地條件差、土地瘠薄、造林成活難,但日照充足、積溫高、終年無冬的特點,恰恰適宜釋迦果生長。當地充分利用幹熱資源,在改造後的石頭地裡種上釋迦果,不易患根腐病,種出來的果子病蟲害少,外觀好,含糖量也高。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博士陳晶晶介紹,石漠化土地利用難度大,元江通過種植釋迦果,讓石頭山披綠衣,每畝果子收益能在1.6萬元以上。
釋迦果的成功種植得益於幹熱河穀的“幹”。但在“雲南三大火爐”之一的元江,夏季高溫晴熱,容易出現裂果和啞果。因此,產期調節技術成為破題之道。
元江縣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利用產期調節技術剪枝促花促果,調節釋迦果冬春上市時間。“這樣一來元江釋迦果可以從12月一直賣到次年3月,剛好是國內熱帶水果售價比較高的時段。”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高愛平說,元江對於釋迦果產期調節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果品優質率,還通過錯峰上市策略,大幅增加果農收入。
目前,在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下,元江縣釋迦果從零星栽培逐步轉入規模化和商業化種植。2024年種植面積達11406畝,帶動1319戶農戶種植,季節性用工達1.5萬餘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