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局就教師違反專業操守採取的跟進行動。(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據大公網報導,教育局去年針對教師違反專業操守,取消71名教師的註冊資格,另就39宗個案發出譴責信;149宗個案作出書面警告;21宗書面勸喻。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日前出席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時表示,對師德失範“零容忍”,會嚴格把關,局方已在2022年推出《教師專業操守指引》,會因時制宜,按需要更新指引內容。
多位立法會議員表示,如有刑事案底或嚴重違反專業操守個案,應該離開教學行列。作為老師必須重視品德、品格及發展觀念的培養,樹立優質師德,成為年輕一代的榜樣。\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教育局表示,在2024年被取消註冊的個案,除了幹犯盜竊、虐兒、詐騙相關等罪行,亦包括涉及嚴重違反專業操守的個案,主要為與學生有超越師生關係的交往、與學生有不恰當的身體接觸等。雖然絕大部分個案的涉事教師已離開教學行列,但是若其涉及嚴重的違法行為或違反專業操守,為保障學童的福祉,局方都會嚴肅跟進,杜絕其重返學校的機會。教育局強調,會嚴肅處理教師違法或失德的個案,保障學生的福祉,維護教師專業。
教育局:三年一檢符合效率
蔡若蓮表示,局方早前透過機制查核到300多位教師涉及違法行為,當中301人已離開教育界,另外32人早前仍在職,已即時跟進及馬上取消教師註冊或譴責;有4宗獲當局處分的個案與社會事件有關。
教育局由2021年開始,每三年向註冊教師進行一次刑事紀錄查核,會上多名議員關注局方會否縮短查核年期,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周文港詢問,會否將每三年進行一次的刑事紀錄查核工作,改為“一年一檢”,以更快揪出瞞報或漏報曾觸犯刑事罪行的教師。蔡若蓮回應說,刑事紀錄會保留三年才更新,因此每三年查核一次符合效率,不會浪費資源,亦能適時找出有問題的教師。
“生命影響生命。”選委會界別議員梁美芬表示,必須重視秉持優質師德的教師,老師須通過基本法憲法等測試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老師更要有愛國情懷,方能春風化雨,薰陶學生成為對國家有承擔的未來棟梁。她強調,任何一個老師都不應該在“一國兩制”的認知上落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