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2024年12月11日在永州市雙牌縣拍攝的縣城景色。(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2月6日電/據新華社報導,郡縣治,天下安。縣域,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單元,承載著經濟發展、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的重任。湖南有86個縣(市),縣域面積占全省九成,常住人口占全省七成,經濟總量占全省五成以上。
長期以來,與經濟發展成效好、受關注度高的“明星縣”相比,一些人口小縣地處偏遠、體量較小,在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存在感並不強。然而,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一些小縣雖小,卻仍奮發有為。在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它們致力於破解掣肘、因地制宜謀發展,湧現出火熱生機。
新華社湖南分社“90後記者調研行”團隊深入山區,在4個常住人口不足20萬的小縣蹲點。青年記者叩農家、走田野、訪園區,既直觀感受小縣之“小”,更敏銳剖析小縣之“大”。
小縣大觀,為中國縣域經濟的生機與韌性寫下生動注腳。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和《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2020》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全國常住人口20萬人以下的縣域超500個,占全國縣域數量近三成。
在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小縣如何大作為?
懷揣著這個問題,我們分組深入湖南4個人口小縣——湘西古丈縣、郴州桂東縣、永州雙牌縣和懷化通道侗族自治縣,探尋其發展破局之法、當下之為、未來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