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30多年前剛到美國時,春節期間冷冷清清,我和太太只能去當地的中國城尋找年味。而如今,華僑華人數量一年比一年多,中國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一年比一年大。在美國許多城市,慶祝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華僑華人社團紛紛組織各自的春晚,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持與重視,有的已連續舉辦20多年,節目質量上乘,用上海話說,蠻有腔調的。”盧威感嘆,過去是四處找年味,如今是“中國年”送到家門口。“現在,我和太太走五六個街區,就能趕廟會,真是今非昔比!”
在比利時安特衛普,比利時福建商會會長翁武旗一家也翹首期盼春節的到來。“我和太太提前兩周就去中國超市採購年貨。每年春節前夕,我們都會按照老家福建的傳統,包扁肉、蒸年糕、打魚丸,準備各類寓意美好的美食。”翁武旗說。
在海外生活32年,如今已過花甲之年的翁武旗擁有一個大家庭。“這兩年,我的兒女們大多都開始談戀愛了,他們的另一半是比利時人,我很歡迎他們帶另一半來家里過春節,感受中國年味。”翁武旗說。
今年除夕夜,翁武旗打算開一場家庭茶話會,和孩子們聊聊春節的歷史與文化。“雖然春節年年過,但這個節日究竟如何起源,對我們中華兒女意味著什麼?之前,我總是告訴孩子們,春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但很少深入地探討春節背後的文化意義。現在孩子們都長大了,即將成家立業,我希望他們能更瞭解自己祖籍國的文化,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翁武旗說,促使他想開這場家庭茶話會的原因,正是春節申遺成功。“聽到春節申遺成功的消息,我激動了好幾天,看到我們中國的春節正在成為世界的春節,心中的自豪難以言表。”翁武旗記得,早年,到了春節,他開的中餐廳歇業,外國客人會好奇地問他為什麼不營業。這些年,情況大不一樣,臨近春節,外國客人會主動詢問他是不是快過年了。“如今,春節在海外的知曉度越來越高。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當更加重視自己的節日,在海外傳承發揚中國文化,這是我們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