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0月15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的西哈努克雕像廣場,柬埔寨舉行儀式紀念“獨立之父”、前國王諾羅敦·西哈努克逝世12周年。(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諾羅敦大道和西哈努克大道交叉的中心位置,矗立著磚紅色的獨立紀念碑。藍天白雲下,這座為紀念柬埔寨擺脫法國殖民統治而修建的建築格外醒目。
在這里,地理坐標和歷史坐標都指向了柬埔寨“獨立之父”——諾羅敦·西哈努克。
人生九十載,起起伏伏。西哈努克經歷了殖民主義的壓迫,領導柬埔寨實現民族獨立,堅持國家自主發展,遭遇政變後長期流亡,堅持抗爭直至重返故土,帶領人民走上和平發展道路……西哈努克的一生,是為柬埔寨爭取國家獨立、民族和解與發展振興而不懈奮鬥的一生。
“高棉國王成為法國當局的一個傀儡”
柬埔寨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南部,與越南、泰國和老撾接壤,主體民族是高棉族,歷史上曾經建立過以吳哥(今暹粒)為王城的高棉帝國。
“我們柬埔寨曾經擁有輝煌燦爛的歷史和文化,因為戰爭和被殖民,才逐漸變得貧窮落後。”在獨立紀念碑邊的西哈努克雕像前,柬埔寨大學歷史學教授狄索帕告訴記者。
西哈努克的姓氏源於他的曾祖父——諾羅敦。柬埔寨在西方殖民擴張的鐵蹄下淪為殖民地,正是始於諾羅敦國王時期。
1862年,法國吞並交趾支那(今越南南部),稱之為法屬交趾支那。1863年,法國時任海軍和殖民地部部長沙瑟盧-洛巴命令新任法屬交趾支那總督德·拉·格朗迪埃率軍艦來到當時的柬埔寨首都烏棟,強迫諾羅敦國王簽訂《法柬條約》,柬埔寨由此成為法國的“保護國”。沙瑟盧-洛巴因吞並交趾支那並建立對柬埔寨的“保護制度”而成為法國殖民擴張的關鍵人物。後來,法國人在法屬交趾支那首府西貢(今越南胡志明市)開設了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學校——沙瑟盧-洛巴中學,這就是西哈努克和他父親蘇拉瑪裡特的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