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無論是在偏遠山村還是城市社區,只要一個醫保碼,全國超12億人的掛號、繳費、購藥等,拿著手機就能完成。(圖源:央視新聞) |
中評社北京1月5日電/央視網消息:平均只需0.8秒,就能完成一次醫保結算;直接結算範圍擴大方便了異地就醫;憑著一張醫保碼,掛號、繳費就能做到“碼上辦”;通過手機簡單操作,就可以和家人共享醫保個人賬戶資金。2024年,醫保的便利升級讓百姓真真切切收穫了幸福感,我們一起走近國家醫保局的大數據中心,看這個全球最大、保障人數最多的醫療保障平台,如何在雲端上無時無刻、不分地域地守護著中國百姓的健康。
2024年,在雲南怒江州大山深處,平均海拔1500米的俄嘎村,村醫友才妞等來了盼望已久的新裝備。醫保終端“村村通”入駐村衛生室,這個神器讓醫保報銷再也難不倒村裡人,連不用智能手機的老人都可以直接刷臉進行醫保結算。
將醫保結算系統接入村鎮醫療衛生室,這是國家醫保局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推進的一項重點工作,目前全國已有18.66萬個村衛生室實現實時報銷。雲南怒江州俄嘎村距離北京三千多公里,在村裡的每一次就診,在國家醫保信息平台上,都會被看到、保存、查閱。
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編碼標準處處長 曹文博:凌晨開始到現在(4時57分)現在這個時間,全國醫保已經結算2110萬人次,這個數據是每五分鐘就可以更新一次,可以看到全國醫保整個的實時結算情況。
站在自己和團隊精心建設起來的平台前,曹文博說,整個建設過程,從編碼設計、政策規定、技術路線等每一個環節,都是用極致、完美、安全的要求來設計完善。
回想起建設初期,醫保信息系統碎片化嚴重、各地系統建設情況各不相同,困難問題千差萬別,使得國家醫保信息平台建設面臨巨大困難和挑戰。在這座大樓裡,討論經常延遲到深夜。
2019年,全國醫保信息平台搭建起來,接下來,就是和各地不同系統的對接整合。廣東省大力支持落地工作,決定拿汕尾市做為第一個上線城市。當時的汕尾市,醫療、醫保、醫藥相關的各種信息系統多達幾十套,把這些系統都要整合到一個信息系統內,僅一個地市的上線,300多人整整幹了30多天。
曹文博:跟我們省裡面的技術團隊,國家的技術團隊,還有各個醫院藥店的團隊天天在一起,可以說是一起摸爬滾打,然後給最後是把第一個螃蟹給吃了下來。一直到早上8:00,醫院業務高峰開始之後,大家的心裡那個石頭才算是落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