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何毅淦(圖右)形容,選區變大令他能更宏觀處理地區問題。右圖:郭慧文表示能與不同區議員合作,過程中獲益良多。(圖源:大公報) |
中評社北京1月3日電/據大公報報導,重塑後的區議會,議會運作日益順暢,共同為社區服務。東區區議員何毅淦面對地區服務範圍擴大12倍的挑戰,以宏觀思維處理具體問題,如調整巴士站點和操場燈光使用時間等,細致兼顧公眾需求與市民訴求。離島區區議員郭慧文則把視野從長洲拓展至整個離島區,關注居民日常生活開支,成功反對渡輪大幅加價;同時著力改善醫療和教育資源,為居民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他們表示:“現在議會的效能有顯著的提升,議員們更加齊心協力,減少無謂政治爭拗,讓市民感到有實質的轉變。”
東區柴灣選區議員何毅淦是上一屆的杏花邨區議員,重塑區議會後,他服務的範圍擴大了,柴灣區的服務面積已膨脹至原來的12倍,這一變化讓何毅淦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何毅淦在受訪時表示,服務對象的多元性帶來了新的機遇,也讓他有了更廣闊的視野來檢視社區需求。他表示:“選區的變大,實則是思維的昇華,這令我可以更宏觀地處理地區問題,從而樹立起更加堅定的大局觀。”
選區擴大 以宏觀思維處理問題
“從單一中產階級社區到混合型社區的轉變,我們服務的範圍覆蓋公屋和私人住宅。”何毅淦強調,即使是巴士站點的微調,也需要更細致的考量。何毅淦早前曾處理了一宗關於操場燈光使用時間的投訴。一位街坊反映,操場燈光晚上11時才關閉,希望提前熄燈以避免影響他人。何毅淦表示,需要顧及個別人士的感受,但公共設施的使用時間不能僅因個人意見而隨意更改。
“我們需要從宏觀角度出發,尋找合理解決方案。”何毅淦解釋說,如果燈光確實影響到居民作息,可以考慮調整燈光角度和覆蓋範圍,以滿足不同人士的需求。何毅淦強調,每個個案都會被當作全新案例來處理,以確保能夠細致瞭解情況並有效回應市民訴求。隨著區議會要求的提高,議員們現在需要記錄每一個個案,並提交相關證明,以滿足政府設定的績效指標。
在議會運作方面,何毅淦表示,現在議會的效能有了顯著提升,議員們更加齊心協力,減少無謂辯論。“無論是區議員的工作,還是議會的運作,我們都看到了積極的變化,這對提高工作效率和響應市民需求都是非常有益的。”
減少無謂辯論 議會效能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