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相關經濟數據也印證了這種轉變。在德國慕尼黑經濟研究所4月的調查中,28.3%的德國企業表示“很難預測未來業務發展”,創下2022年11月以來新高。企業信心持續下滑,美國關稅政策被視為最主要的外部不確定性來源。
宏觀層面上,德國經濟正承受顯著壓力。2023年與2024年,德國連續兩年陷入負增長,政府日前將2025年增長預期下調至零,這意味著德國經濟可能將連續第三年未能實現增長。德國政府明確表示,美國關稅政策正是德國增長預期下調的主要因素之一。
德國經濟研究所近期一項研究進一步量化了潛在損失: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可能導致德國經濟在2025年至2028年間累計損失2900億歐元,相當於平均每年損失GDP的約1.6%。報告警告,關稅政策正逐漸演化為全球經濟失序的觸發因素,不僅打擊了企業投資信心,也阻礙了全球產業結構的協同演進。
美國以“公平”為名推行所謂“對等關稅”,實則是以本國利益優先,破壞國際貿易秩序,不僅損害貿易夥伴國的經濟穩定,也將反噬其自身的供應鏈安全和本國消費者福祉。對德國而言,如何在全球博弈中堅守開放市場原則,如何在不確定性中重構產業信心、鞏固製造業根基,正成為一個必須直面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