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http://www.crntt.hk   2020-07-22 10:59:34
 
  統計與分析表明,人們往往樂於將種種有趣的表情賦予小動物,貓、狗、兔子、公雞、鴨子均是表情包隊伍之中的常客。熊貓雖然體量龐大,然而性情溫順,不具攻擊性,無妨與這些小動物為伍。相對地說,那些凶猛的大動物很難入選,例如老虎、獅子、老鷹、蝮蛇或者鯊魚。這些大動物驕橫跋扈,不怒自威,這種風格的表情包只能讓人倒吸一口涼氣。更沒有人膽敢借助神聖的龍製作表情包。小動物的特征即是“萌”。一只公雞拖一柄缺口的菜刀氣勢汹汹地奪門而出,誰也不會被這種表情包嚇住。沒有人覺得強敵將至,如此裝腔作勢無非博人一粲。

  “這一代人”僅僅是一個象徵性的稱謂。事實上,許多年長的人不忌諱使用微信表情包,展現自己擁有一個童心未泯的內心世界。儘管如此,這種修辭方式無法擴展到某些舉足輕重的文本。人們很難想象,哪些表情包可以插入經濟狀況藍皮書或者鑒定一個人品行的檔案材料。哲學著作大門緊閉,社會學論文或者法學教科書拒絕聯繫。這時,人們不得不意識到,這種修辭方式僅僅徘徊於文化的邊緣而無法涉獵正統的思想和學術。

  文學可以嗎?考慮到源源不斷的表情包生產,人們或許可以放縱一下想象:未來的網絡文學是否會出現純粹由表情包組成的敘事或者抒情文本?對於表情包製作來說,喜怒哀樂的表述俱已納入視野。然而,至少在目前,這種修辭方式仍然與文學存在很大的距離。

  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給予證明:從李白、杜甫到如今眾多現代詩人的作品,能否在不同詩行的縫隙騰出空間安放表情包?如果不願意摧毀“詩意”,這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相似的情況也將發生於小說領域。魯迅的《狂人日記》無法向表情包開放,甚至帶有相當戲謔風格的《阿Q正傳》也不行。對於種種嚴肅的主題,表情包無能為力——如果不是造成損害的話。

  迄今為止,人類文化之中最為深邃的那一部分仍然寄存於文字符號,另一些符號體系遠未獲得充當一個真正競爭對手的資格。在“讀圖時代”已經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概念時,這個結論是意味深長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