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5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手術室,路俊鋒教授(左)和吳勁鬆教授在給第一例臨床試驗受試者做手術。(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記者8月7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到2027年、2030年兩步走發展目標,明確五大重點任務,細化17項具體舉措,進一步推動腦機接口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形成未來產業新賽道。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腦機接口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基礎硬件、中游腦機接口系統、下游場景應用三大環節。相關部署為腦機接口產品創新和應用場景拓展指明了方向,隨著腦機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其市場需求將持續提升。預計到2028年,中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突破60億元。
腦機接口通過在腦與機器之間建立信息通道,實現生物智能與機器智能的協同交互,是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融合發展的前沿技術。
《意見》提出,到2027年,腦機接口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進的技術體系、產業體系和標準體系。電極、芯片和整機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腦機接口產品在工業製造、醫療健康、生活消費等領域加快應用。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打造2至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開拓一批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到2030年,腦機接口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體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邁入世界前列。
《意見》明確加強基礎軟硬件攻關、打造高性能產品、推動技術成果應用、壯大創新主體、提升產業支撐能力等五大重點任務,細化17項具體舉措。
例如,在加強基礎軟硬件攻關方面,提出創新腦信號傳感元件,突破關鍵腦機芯片,夯實軟件工具底座。其中包括,發展高通道、高速率腦信號采集芯片,強化模數轉換、通道管理和噪聲抑制,增強腦信號采集放大能力等。
|